我们每个人的衣柜里都有一条牛仔裤,甚至几条。但在这条独特而令人向往的牛仔裤背后,隐藏着一件对环境和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物品。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全球每年生产50亿条牛仔裤,售出23亿条,其中法国就售出了6300万条!由此可见,这种结实的蓝色裤子已经变得多么普及,从3岁到90岁,从工人到高管,从美国到柬埔寨,人人都爱穿。
它究竟从何而来?如何生产?由谁生产?
从狂野西部到朋克,从棉田到中国工厂,从专业品牌到快时尚连锁店,这是牛仔裤的简短传奇,并分析了如何为它们提供更符合清洁时尚、对人类和地球更好的未来。
牛仔裤的历史塑造了20世纪
原本是牛仔裤还是牛仔布?
时尚史学家无法确定牛仔裤的确切起源,如今牛仔裤常常与丹宁布混淆。众所周知,在中世纪, 棉布与亚麻或羊毛混纺,制成了一种名为“fustian”的面料。意大利北部大量生产这种面料,并出口到欧洲各地,尤其是法国,在那里它被用来制作水手的裤子和船帆。
在尼姆,织工们尝试复制这种面料,但没有成功。17世纪,他们开发了另一种面料,一种羊毛和丝绸斜纹布,被称为“尼姆牛仔布”(denim,de Nîmes)。这种米色帆布以其坚韧而闻名,曾被塞文山脉的牧羊人和农民用作工作服。后来,它被出口到热那亚,染成靛蓝色(热那亚蓝),制成一种廉价耐穿的服装,比浅米色更不易沾染。这些出口到英国的面料在伦敦港口的登记册上被称为“jean”或“jeane”。简而言之,牛仔布和蓝色牛仔裤就是用热那亚蓝染成的尼姆帆布制成的。
至于服装,它起源于19世纪美国南部棉花种植的兴起和淘金热。19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李维·施特劳斯的犹太裔巴伐利亚裁缝,为淘金者和伐木工人设计了一套工作裤,裤子用他用棉质帐篷帆布剪裁而成,并在敏感部位(口袋、前襟)用铜铆钉加固。该裤子的专利于1873年提交。
从狂野西部平原到好莱坞
这些廉价耐穿的裤子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广告中是牛仔的专属,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它们成为了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服装。二战后,美国向欧洲市场大量投放战争剩余物资,其中就包括牛仔裤。当好莱坞抓住牛仔裤的风潮,加里·库珀、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将它们作为自己的标志时,这种现象便呈现出全新的维度。年轻一代抓住了牛仔裤,并将它们变成了抗议和反抗的象征。
从反主流文化到大规模生产

在五六十年代,它是摩托车手的标志,也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挑逗性扭臀舞和新兴摇滚乐的标志。玛丽莲·梦露在电影《夜半鬼醒》中穿着它,使它成为争取女性解放的象征。六七十年代,它被装饰上刺绣,搭配喇叭裤,以参与嬉皮士运动。到了八十年代,它又呈现出朋克风。
但随着莱卡®、紧身牛仔裤、石洗牛仔裤、破洞牛仔裤和彩色牛仔裤在20世纪90年代的出现,牛仔裤也因其自身的成功而沦为牺牲品。快时尚连锁店抢占了它们。它们成为了真正的时尚和消费品,甚至是一种过度消费的形式。它们成为了时尚产业过度消费的象征。
牛仔裤的生命周期:一场环境和人类的灾难
一位伟大的旅行者
一条牛仔裤的生产周期涉及多个步骤:棉纤维的种植、加工和纺纱、染色、织造、裁剪和缝纫、洗涤以及整理。之后,牛仔裤还要经过包装、运输、储存,最终上市销售。每个步骤都对应着不同的专业技能和地理区域。
棉花种植于印度、澳大利亚或非洲,纺纱在巴基斯坦进行,染色在中国进行,制造和洗涤主要在土耳其进行,而制丝和整理则在西方或日本进行。
这种高度全球化的生产以及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运输造成了巨大的碳足迹:据估计,一件牛仔服装在进入我们的衣橱之前,可能要经过长达65,000公里的运输,相当于绕地球1.5圈。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估计为20公斤,最高可达40公斤。这笔沉重的代价还包括棉花种植、农业机械使用、纺纱、织布和工厂组装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污染大户
所有这些步骤都是耗能的和/或污染的。
- 贪吃水鬼
根据ADEME的数据,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消耗7,000至10,000升水;而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数据,则需要消耗3,781升水。生产牛仔裤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原材料的生产:棉花。棉田仅占耕地面积的3%,但它却是继水稻和大豆之后,灌溉量第三大的农业活动。牛仔裤的染色和漂白也消耗大量的水。
- 充满有毒产品
为了确保高产,棉花种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棉花主要种植在农药监管极其宽松的地区。例如,印度允许使用二硫磷,这是一种剧毒杀虫剂,对大脑、心脏和肺部有害,并被怀疑具有致癌性。为了限制其使用,目前种植的棉花中82%是转基因的。然而,由于需求巨大,即使是转基因棉花也无法完全不使用这类产品。
牛仔布的蓝色染色(如果仍使用靛蓝染色)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并会造成废水污染。但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含有氯和重金属等成分的合成产品。在东南亚,这些产品未经处理就被排放到环境中,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位。
- 同样污染环境的用途
Levis 针对 501 牛仔裤的生命周期进行了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用一条牛仔裤对环境的影响几乎与其生产过程一样显著。事实上,根据这项研究,其影响具体如下:
- 纤维培养:9%
- 面料生产:27%
- 切割和制作:8%
- 冲刷:5%
- 运输和转售:11%
- 消费者维护:37%
- 寿命终止:3%
消费者对牛仔裤保养的评价高达37%,这一数字令人震惊——根据ADEME的数据,这一比例甚至高达48%。这个数字取决于牛仔裤的洗涤频率和使用的洗涤剂类型(法国人和美国人每穿2.5次就会洗一次,而中国人则穿4次),也取决于牛仔裤是否使用烘干机和熨烫机。在美国和日本,许多消费者甚至会把牛仔裤送到干洗店去洗!
这项研究没有明说,但专家们揭示了这一点:如果牛仔裤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污染,那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通常未经欧洲授权——而且在洗涤过程中会被释放!牛仔裤的使用寿命也存在问题,因为复合成品(莱卡®或氨纶、铆钉等)使其分解变得复杂,因此也使其重新组装变得困难。
人力成本
所有从事牛仔裤工作的员工都会受到影响。
在棉田里,农民吸入有毒化学物质,患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几率很高,中国染料厂的工人也是如此。
但另一种工艺也同样具有破坏性。喷砂是一种用于使牛仔裤做旧(使其不那么硬挺)和褪色的工业方法,它将沙子或硅粉以极高的速度喷射到牛仔布上。这种技术使工人接触到细小、易挥发的颗粒,这些颗粒会滞留在肺部,导致呼吸道刺激、硅肺病和癌症。幸运的是,现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已禁止这种工艺。曾经是喷砂主要堡垒的土耳其在 2009 年取缔了喷砂工艺。第二年,在“这种牛仔裤致命”运动的压力下,40 多个主要牛仔品牌纷纷效仿,禁止了喷砂工艺。然而,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尤其是在中国,同时还辅以其他同样有害的技术,例如手工打磨或用高锰酸钾进行化学处理。
此外,与其他服装一样,牛仔布主要产自工人权利不像欧洲那样受到严格管控和保护的国家。卫生和安全条件差,计件工资,缺乏社会或健康保障,有时甚至强迫劳动或使用童工……
走向更洁净的牛仔裤
牛仔行业是最早受到批评的行业之一,因此也是最早启动社会环境转型的行业之一。每个阶段都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尽管在2020年,只有不到5%的牛仔裤采用了生态设计,但转型之路正在逐渐显现。
更可持续的原材料


使用有机棉可减少25%的土壤酸化和海洋富营养化,并减少60%的农业用地和用水量。但目前有机棉仅占棉花产量的1%。
像 Levis 和 Lee 这样的大型牛仔布制造商正在研发棉花的替代品,例如亚麻、棉化大麻或天丝™ (Tencel™)。这些材料质朴耐用,耗水量和化学品更少,也更加环保。一个年轻的法国品牌(1083,法国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生产的牛仔裤几乎 100% 在法国制造,甚至推出了 Infini 牛仔裤,采用回收聚酯纤维(来自塑料瓶和海洋垃圾)制成,可回收利用,并可无限次循环利用。
在标签上,消费者可以寻找 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标签,该标签保证符合社会和环境标准的可追溯有机棉,或 BlueSign、C2C Certified™,该标签保证成品纺织品或服装不含 ZDHC(零排放有害化学物质),因此可以纳入循环链。
低污染染料
传统靛蓝是牛仔裤染色中污染最少的方法。使用按颜色分类的再生纤维也能减少这一步骤的影响,即使这些纤维会经过系统性的重新染色。Lee 用 Indigood 解决了染色问题,这是一种泡沫染料,可减少 89% 的化学品使用量和 65% 的能耗,并且完全不使用水。
激光和臭氧治疗
除了打磨和研磨,还有一些“干净”的替代方法。为了打造牛仔裤的做旧效果,人们会用激光打造褪色条纹,并用臭氧(而非水)来使牛仔布褪色。激光通过燃烧来改变线材的表面。漂白洗涤则被臭氧取代,臭氧会先将牛仔裤浸湿,然后再漂洗。臭氧会转化为氧气,从而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
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更具可持续性的牛仔系列或胶囊系列。Levis 开发了大约二十项非专利且普遍适用的节水技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节水。Lee 的“回归自然”系列采用无铆钉棉麻纱线,提供完全可生物降解的单品。
一个主要问题依然存在:牛仔布的可回收性。为此,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制定了循环经济下牛仔裤生产的规范:牛仔裤再设计。此外,租赁、出租、升级改造*和修补等举措也正在涌现。
确实,完美的牛仔裤尚不存在,但您愿意放弃这件传奇而必不可少的服装吗?


*升级改造:为什么不在Bagarreuse网站上给自己买一块再生牛仔布呢?
@bagarreuseparis是一个年轻的巴黎成衣品牌,由 Simon 和 Julia 于 2020 年 11 月创立。该品牌秉持环保责任,其系列产品全部采用布料碎片制作;因此,升级再造是其理念的核心……也是其品牌名称的核心。Bagarreuse 的最后五个字母,蕴含着“RE-USE”的含义!